荀子依旧生活在兰陵县兰陵山上的那座问道庐中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今年已经九十八岁高龄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活成了人瑞。

        除了双眼有些老花,头发全都花白了之外,荀子几乎和十年前没有多少区别。

        易承再次见到他的时候,他正坐在竹林小院的躺椅上,听三个年轻人给他念《劝学》一篇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故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...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...”

        虽是晚秋,可天气还未寒冷,坐在竹林下,听少年人的朗朗读书声,是一种享受。

        张良和易承虽然在张叔的接引下到了竹林旁,可两人都十分默契的没有打断那三名少年念书。

        “...德操然后能定,能定然后能应。能定能应,夫是之谓成人。天见其明,地见其光,君子贵其全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炷香之后,三位少年终于将《劝学》念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博懿、萩风、文昌,这《劝学》是为师写给你们的,你们可知整篇之中,为师最想要你们记住哪一句?”荀子开口说道,他的声音虽然苍老平缓,但却似乎有种积淀的厚重力量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